节前食品餐饮消费警示
春节将至,食品市场及餐饮消费异常火热,广大市民朋友在采购食品和聚餐过程中一定要紧绷食品安全这根弦。随着节前市场食品数量、种类的大幅增加和年夜饭等聚餐活动的频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势必增大。为了保障大家过一个祥和、平安、幸福的春节,我们在这里就食品餐饮消费给广大市民朋友进行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提醒和建议。
⒈采购食品。购买预包装食品时,要注意食品标签标注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拒绝过期食品;购买散装食品时,也要注意商家标签标注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建议不要购买没有任何包装标识的散装食品;购买熟食品(如酱肉、凉皮等)一定要去正规商家,购买时最好进行一下感官检查(即:眼看、手摸、口尝、鼻子闻等),购买后应尽快食用,切勿在常温下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更不能放置在轿车后备厢等高温环境下,长途旅行后食用。
购买食品时应理性消费,谨防各类消费陷阱,不盲从、不跟风抢购廉价、打折商品,尤其是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食品,应谨慎购买,切忌贪小便宜,因小失大。
购买食品应索要和保留好购物小票,若购买到问题食品,及时找商家维权。食用食品后若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并保存好可疑食品样品及消费凭证、就诊记录等相关证据,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依法理性维权。
⒉拒绝购买城乡道边、路边现宰杀的禽畜肉类食品(未经检验检疫);谨慎购买流动商贩兜售的甘蔗等食品,若要购买请仔细查看是否有霉变现象(如:甘蔗外皮有腐烂迹象、甘蔗瓤颜色变红等)。
⒊在准备春节食品时,最好事先把自家的冰箱(冰柜)清理一下,因为可能你购买的食品较多,一旦放进冰箱(冰柜)将会存放很长一段时间。有必要对冰箱(冰柜)的内壁进行清洗、消毒(用有效氯浓度250mg/L消毒液浸湿抹布,拧成半干,擦拭内壁,停3~5分钟,再用清水抹布擦拭内壁)。切不可认为食品放入冰箱(冰柜)就进了保险箱,因为低温并不能杀灭微生物,只是抑制了其生长繁殖。
⒋年夜饭、聚餐、网络订餐。请选择食品安全状况较好的餐饮店。首先,查看该店是否有《食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人员健康证》等证件;第二,可以查看一下市场监管部门公示的该店的食品安全状况卡通表情,大笑(好)→微笑(较好)→平脸(一般);第三,也可以用手机扫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的该店的食品安全状况二维码来了解该店的食品安全状况。
⒌家庭聚餐。首先,在采购食品时应选取符合要求的食品及原料,如蔬菜、水果是否新鲜、肉类、水产品等有无腐败变质现象。购买的时蔬可以在市场监管局设立的食品快检室进行农残快检测。其次,采购回来的食品及其原料要正确储存,如肉类需冷冻(低于-12℃)或冷藏(0℃~8℃)存放;蔬菜水果需先剔除有外伤的部分保持其外形完整,在清洁的环境中低温存放;第三,加工烹调食品前应再次对原料进行检查,看感官性状是否有异常,剔除原料有害部分(如马铃薯发芽部分、动物甲状腺、鱼胆等);食品一定要烧熟煮透,中心温度达70℃以上,特别是四季豆(豆角),如果加热不彻底会引起中毒;烹调好了的食品应尽快食用,最好存放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如果剩饭剩菜在8~60℃条件下存放2小时以上且未发生感官性状变化,食用前应进行再次加热,加热时中心温度仍需达到70℃以上;慎用自行制作的腌制菜,谨防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另外,喜欢吃火锅的朋友一定要注意,最好不要在狭小密闭的房间内进食炭火火锅,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广大市民朋友在食品餐饮消费过程中如遇食品安全问题可以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