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聚焦>科普及消费提示

市场监管“微受理” 发挥作用不微小

时间:2017-01-13     

  随着  移动互联网的迅  猛  发展, “微投诉”“微受理”在市场监管服务民众的受理渠道中,所占比例呈现逐年显著上升态势。
  2016年,银川市市场监管局  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两个端口实行全年 365天全天候在线,共  受理群众各类诉求2456件  ,  其中  :回复网友  咨询1051件  ;受理  举报投诉1405件  ,占全年举报投诉件总量的 16.7%  ;主动  推送消费警示  等  信息 469  条  次;受到上级和网友表扬或点赞 570次。微博和微信的“粉丝”都呈现增长态势,其中官方微信的“粉丝”比2015年底陡增了86.25%。
  这是  银川市市场监管局  主动  适应  新形势、  开通 “微受理”  网络维权渠道  后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已成为继 12315热线电话之后群众表达诉求的主渠道。  通过“微受理”,  实现  了  网上咨询、网上受理  和  网上  发布  功能,构建  起了  高效便捷的信息网络化政务  服务体系。消费者可以通过照片、文字、影音等多种形式直观反映问题,避免了电话转接、呼叫等待和工作时间限制  。官方  微博  和  微信对于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响应  快  ,  分转及时  ,提高了办  结  效率  。  网上维权 “微受理”  与热线  电话形成互补  ,线上线下强强联手,消费维权变得触手可及,  成为更加  便捷  的消费维权渠道。
  当然,网络维权  在  带来便捷的同时,也  有其负面影响  。  一是  有些投诉人通过多渠道反复投诉,给受理部门带来了不必要的甄别工作。  二是  部分  诉求人因  主观  因素  恶意举报,  通过互联网的公开性吸引眼球  ,造成了执法资源的浪费,扰乱了职能部门的正常工作。  三是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世界,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  、  缺少有效监督,信息发布随意性较大,网络成为  极个别  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特别是“网络水军”集体炒作某一话题,编造虚假言论、遮蔽真实民意、扰乱公众视听,在热点事件中操纵舆论走向,  向承办机关  施压。  虽属极少数,但影响恶劣。
  总体来看  ,“微受理”  以  其  公开程度高、受众面广、更新速度快、互动性强的优势成为了最受关注的  消费权渠道  。尽管存在着一些困难  和问题  ,但“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成效显著, “微受理”  渠道将会不断完善  ,更好地服务民众  。

  银川市市场监管局新浪官方微博:@银川市场监管
  银川市市场监管局官方微信:微信公众号“  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