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锚定“共筑消费满意”目标,创新构建“宣教+监管+共治”三维维权体系,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起点,全面启动2025年消费环境优化工程,以实招硬措护航新消费发展。
一、多元宣教聚共识
创新打造“维权主题晚会+云端普法”双线阵地,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消协、兴庆区文旅局等部门,在新百中心C馆举办“3·15”专场文艺晚会,市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卫生健康、邮政管理4个部门共同发布《2024年度银川市消费维权行政处罚十大典型案例》,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2024年度银川市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对不同领域具有典型性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曝光。晚会在银川市市场监管视频号抖音号、银川发布客户端、银川新闻网视频号同步直播,直播观看达11万人次,点赞5.6万。
通过“直播+执法”形式,对银川市四十三中开展随机查餐厅活动,通过全过程记录食品安全问题隐患的排查处置情况,实现全民监督、共管共治。制发“正确选购化妆品”“消费品包装标准科普”等宣传短视频7期,组织执业律师、企业代表、热心群众等围绕身边“不满意”的消费情形进行线上直播访谈12场,解析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经营行为,普及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引导经营者诚信经营,共同推动“共筑消费满意”目标。
二、靶向监管护民生
构建“行业体检+专项治理”监管闭环,组织辖区分局集中销毁涉及假冒伪劣、过期变质以及侵权商品等20余种,总计3000余件、20余吨,展现了市场监管部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决心和成果。市局质量科联合金凤区分局在丰登镇开展“送法下乡护春耕”集中宣传活动,增强农民识假辨假和依法维权的能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西夏区分局聚焦校外托管机构安全,开展专项检查并组织拍摄食品安全宣传短视频,引导学生家长在符合“332”安全标准的校外托管机构进行托管,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灵武市局组织消费者、企业代表、媒体记者走进蒙牛乳业工厂开展“诚信企业体验行”活动,促进社会多元共同参与的消费维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三、协同共治筑防线
深化维权网络建设,联合各级教育、金融、住建、卫健等部门开展诚信主题教育“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景区”活动近两百场,开展“你点我检”食品快检,现场登记受理消费投诉,促进建立政府部门、企业主体、广大消费者共同参与的消费维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持续推动消费维权端口前移,市市场监管局牵头组织培育ODR在线调解企业156家,打造消费教育基地5处,全市重点商超线下七日无理由退换实现全覆盖;联合市检察院、法院有序推进惩罚性赔偿公益诉讼,共提起涉及食品安全的公益诉讼8起,赔付金额76万余元。聚焦群众关心关注,市消协在全区家电“国补”专题培训会上,解读消费维权年主题和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动员企业积极参与。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高效处置投诉咨询7.9万件,为消费者挽回损失821.39万元,投诉总量同比下降9.42%,消费环境持续优化。
银川市通过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自治、社会监督”的协同治理格局,正加速形成具有西北特色的消费维权新模式,为创建国家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新动能。